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 > 年鉴学派 >
    “牛虻”巴特利
      时间:2013-05-30 16:32 作 者:毕克雷

  谁是美国新闻界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你可能会选择沃尔特·李普曼。但谁的主张真正影响了美国政府乃至整整一代美国人?答案是:罗伯特·巴特利

  2003年12月3日,《华尔街日报》退休的社论版主编罗伯特·巴特利在家中接到了美国总统布什的电话。电话那头,布什告诉这位掌管《华尔街日报》社论版达30年的编辑,他已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

  “巴特利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作为一个记者、作家、社论版主编和专栏作家,他改变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布什在声明中说。

  这是一个迟到的奖励。一周后,身患癌症的巴特利辞世,享年66岁。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路透社、美联社在内的知名媒体均对他的去世做了报道或评论。

  掌管《华尔街日报》的社论版,自然不会被人小看,但巴特利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已远超过其对新闻业务的影响。

  熟人眼中的巴特利是一个极为沉静的人,言语温和,与人对话时总是长时间的沉默。然而,他领导下的《华尔街日报》社论版却猛烈如刚出膛的炮弹。

  1970年代中期,巴特利接管社论版初期,《华尔街日报》还在为联邦预算赤字的扩大担心,吸引巴特利注意力的是美苏间的军控条约以及校园动乱。在结识了两个新派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和阿瑟·拉弗后,巴特利迅即成为供给学派的忠实信徒。

  1970年代的美国经济处于典型的滞胀阶段,经济学家纷纷提出解决之道。供给学派认为,美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凯恩斯所说的总需求不足,而在于总供给不足,增加供给的关键就是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实行减税,减税未必使政府税收收益减少,但却可以增加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

  巴特利用连篇累牍的评论和特写把《华尔街日报》社论版变成了宣传供给学派的大本营。鉴于《华尔街日报》的影响力,供给学派的主张迅速得以普及。

  不过,真正使供给学派走红的,还是里根总统的支持:在总统竞选期间,他把供给学派的主张作为自己的经济纲领;1981年上台后,他制定了以供给学派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复兴计划。从1983年开始,美国的经济温和复苏,直至1990年的衰退。《华尔街日报》社论版由此被认为是共和党复兴的功臣。

  “还有哪家报纸的社论版能说自己创造了一个内阁的经济政策并影响了一个时代呢?可以说,没有《华尔街日报》,就没有供给学派。”PBS的一个电视纪录片中如是说。

  对其不赞同的个人,巴特利的评论也同样犀利。1979年,爱德华·肯尼迪有意参加总统竞选,巴特利引起广泛注意的社论《查帕奎迪克岛与可信度》(巴特利1980年获普利策奖社论中的一篇)在很大程度上让他丧失了问鼎白宫的机会。

  对克林顿内阁的“伦理道德”问题,诸如第一夫人希拉里所涉的“白水门”土地开发舞弊案、克林顿的性丑闻、白宫幕僚的道德问题,巴特利都予以猛烈抨击,并得了“憎恨克林顿的人”的绰号。

  真正使巴特利的名字为公众知晓的,是他对白宫的副律师、希拉里当年所设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弗斯特的抨击。1993年6月,从《谁是文森特·弗斯特?》的评论开始,巴特利质疑弗斯特在白宫所扮演的角色。一个月后,不堪舆论重压的弗斯特自杀,其公文包中的一个便条写到:“《华尔街日报》的编辑昧良心撒谎。”

  巴特利这种穷尽真相的新闻理念使《华尔街日报》的社论部门与新闻部门(该报的社论部门与新闻部门相互独立)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社论作者们经常做社论版自己的报道,社论版的报道有时甚至会与新闻版的报道相矛盾。

  巴特利将自己观点犀利的原因归结为爱荷华州的出身——“中西部人一般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巴特利就读于爱荷华州立大学新闻系,后在威斯康辛大学取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62年,他加盟《华尔街日报》,成为该报芝加哥分社的记者。1965年,他所撰书评引起了当时《华尔街日报》社论版主编罗艾斯特的注意,后者力邀其加盟社论版。1972年,罗艾斯特在任上突然辞世,巴特利开始出任社论版主编。从1983年开始,巴特利出任道琼斯集团——《华尔街日报》的主办者——的副总裁。

  2003年1月,在主持了《华尔街日报》社论版30年后,巴特利宣布退休,成为该报的名誉编辑(editor emeritus)。在为他举行的欢送聚会上,巴特利致辞时表示,他在接受这一荣誉时的第一个麻烦是得学会如何拼写“emeritus”这个词。

  “我告诉你们一个公司秘密,”巴特利对崇拜者们说,“《华尔街日报》编辑的一个长期传统便是有拼写麻烦,碰到这种情况时,我的前任和启蒙导师罗艾斯特会乐于引用邱吉尔的话说:‘任何一个傻瓜都会拼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