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的行动派
5 岁时,刘斐开始学画。考大学的那会儿,学美术最好的出路就是和广告、室内装修、设计相关的专业,刘斐也就跟着学了广告包装。毕业后径直开了自己的公司,但很快就放弃了,原因简单实在,“不是我所喜欢的”。
公司不开了,刘斐去香港住了小半年,“那时候老喜欢去珠宝店,并不是说喜欢看那些首饰,而是去看那些漂亮的石头。”说起香港的生活,刘斐想起了小时候陪着爷爷看京戏,灯光打在演员头饰上的五光十色。这之后,刘斐又去了北京,自学了一些珠宝鉴定课程,发现不能只学这个。慎重地考虑过后,刘斐“干脆把美术根底和珠宝鉴定结合到一块儿”。一个未来的珠宝设计师,就这样干脆地诞生了。
一个英国的教育展让刘斐意外地知道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珠宝设计专业,刘斐完全不抱希望地投了一份简历,后来竟成了设计学院的第一个中国大陆学生。“录取了就走呗”,开心的刘斐顺利地去了英国,彼岸是新鲜的一切。
还没来得及高兴,刘斐就为巨大落差而烦恼了。一幅感觉很好的埃菲尔铁塔写生,被老师指出不是他的创意,刘斐触动很大,也终于意识到“原创”的概念,开始一些自我的尝试。在与老师争吵之后,刘斐做了三枚别针,这三枚别针让他得了全班第一,“当时我都哭起来了”。不停受到否认的刘斐,终于得到了老师的认可。2000 年,刘斐得了“英国金匠精工艺与设计大赛一等奖”,一路跌撞的学习之路,总算没有浪费自己的努力。
事业是一条起伏线
当成作业的三枚别针几个月之后意外地受到曼彻斯特一家前卫的艺术博物馆邀请展出,连材料钱都没出的这几个小东西,卖了一千多英镑。第二学年开始,老师的每一个作业都成为了挑战。“既要完美的工作,同时也要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英国知名的画廊、艺术中心里出现了刘斐寄卖的作品。半年之后,他发现可以靠这个生活下去了。
在设计工作之外,刘斐当时是中国一家知名珠宝杂志唯一的涉外记者,有很多机会去接触真正的设计大师。在采访John Donne 的时候,老先生诚恳地说,“我不希望你一毕业就去搞自己的工作室。你应该去做的是去工厂学习,积累经验,感受流程。”一席话让已经获得英国珠宝设计大奖的刘斐打消了开公司的念头,毕业后老老实实去了一家大企业学习了5 年。
在朋友的鼓励下,5 年后,刘斐开始了品牌“FEI LIU”的创建工作,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犹豫过”,刘斐坦言,几年的创作和销售,他已经积累了自己的市场。从2002 年开始,刘斐就开始每年回国与国内的朋友交流珠宝设计和市场。2003 年一场意外的大火,烧掉了刘斐的虚华,教会了他真实做人。那之前的他风光气盛,“曾经不顾一切坐飞机去汉堡,只为买两套西装”。而那一次的从新来过,则是绵延已久、深思熟虑的另一程远途。从大学开始卖设计的刘斐,算是重操了旧业。凭着独特的设计,“FEILIU”在英国珠宝界打开了市场,几年后,刘斐带着自己的品牌回到中国。在英国与中国游走,刘斐觉得两边的珠宝市场“浮华是一样的”,但设计师可以为这个浮华的市场注入一些别的东西。
才华是为别人服务的
国内的定制客户很多,怎样为他们量身定制一件首饰,这是刘斐的享受。曾有一个客户为自己的太太定制了一只戒指,收到作品后的男客户隔天打电话来致谢,“这个戒指非常奇怪,就只有我老婆戴了好看”。而要做到这些,刘斐直言很多设计师的“我”字都很重,刘斐不会这样,“我的才华和创造力是为别人服务的,‘我’字永远放在第二位。”
在高端定制之外,“FEI LIU”也有一条商业线,用材质价格较低但造型能力不输铂金的的银进行替代,丰富的颜色让这些产品的选择性也更强。产品还在陈列时,就意外地受到许多年轻女孩子的欢迎。混在店里陈列产品的刘斐,看着七八件自己也很喜欢的作品很快就被她们收入囊中。刘斐非常开心,也更清楚了作为设计师的职责,“我们作为设计师不仅在设计产品,也在设计市场”。
这几年来,刘斐并没有刻意推广自己的品牌,毕竟珠宝是很直观的东西,有特色又合意,喜欢的人自然会去拥有,刘斐不急躁,他相信时间和积累。而作为一个设计师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吃苦。刘斐几乎每天都在工作,每一次合作,他都将设计作为一段人生的演绎。
珠宝是女人的天堂。刘斐有许多女性客户,她们大多数在30 岁以上。有时候与这些“太太小姐们”合作很顺利,当然也有不顺利的。顺利固然很好,不那么顺利的,刘斐也以专业的态度去对待、沟通,取得她们的认可。他曾经遇到一个女客户,是一个刚满60 岁的女企业家,设计的过程中,对方有很多拘束之处,刘斐的夸张设计都被否定了。这种时候,刘斐就去感悟自己的妈妈想要什么。实用、舒服就成了这件设计的原则。
刘斐喜欢“准确”这个词,当年玩儿过“后现代”的他,在选择做艺术家还是设计师的时候,选择了当一个为别人服务的设计师。精准地展现,是刘斐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厌恶设计的形式化,曾经否定和粉碎过自己的刘斐也以过来人的心态,善意地提醒年轻的设计师去领会自己的文化背景、寻找真实的自我和实际的对象,“有了自己的特征,就不用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走”。
每年要推出那么多的新款,刘斐的灵感来自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处生活的细节。有人经常问他,“你的缪斯是谁啊”,刘斐有些无奈,也有些好笑,“如果我的缪斯是一样东西的话,那我的设计早死了。
《芭莎男士》:作为珠宝设计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斐:不能忽略了你的受众体,比如你为谁去做这件事情,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反之,你的工作就是不称职的。
《芭莎男士》:珠宝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是女性,你是如何用设计去打动她们的?
刘斐:目前,我在国内的定制客户很多,这个也是我在国内工作的乐趣。因为每一位定制客户都完全不一样。人不一样、性格不一样、要求也是各有特色……怎么样才能给她量身完成一件只属于她的作品,换一个人戴就会很奇怪的作品,这是我所追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