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2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出席“叙利亚之友”大会,随后还将陆续访问沙特、科威特、约旦和以色列等中东国家。这是克里就任国务卿5个月来第五次访问中东,频率之高超过所有前任。然而,纵观之前几次中东行,克里收获甚微。
有专家预测,克里此次中东行依旧只是走过场。究其原因,既有美方所持立场存在问题,也有美国内部问题。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克里的外交理念出现分歧,而这也是克里一直无所作为的主要原因。
据悉,克里此访涉及的重点依然是叙利亚危机和巴以冲突。当前,作为中东两大棘手问题,叙利亚危机不断加剧,巴以和谈也迟迟难以启动。奥巴马目前已无连任压力,愿腾出精力处理中东事务,调停地区危机,好为自己留下一笔外交遗产。然而,克里多次访问中东,却并未达到有效化解这一地区两大危机的目的。
在叙利亚问题上,两年多来,尽管美国明里暗里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但叙政府军不但攻防兼备,还收复了不少失地,反对派始终处于下风。如果没有外力介入,反对派武装要推翻巴沙尔政权希望渺茫。鉴于叙反对派四分五裂,而且其中还混入不少极端宗教势力和恐怖分子,美国在是否军援叙利亚反对派武装问题上颇为矛盾,担心这些武器最终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反过来危及美国安全。
在推动巴以和谈问题上,美国也是进展甚微。以色列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基石,而华盛顿的犹太人游说集团也十分强大。因此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战略利益上,都注定美国在巴以和谈中无法从公正客观的角度进行调停。而没有美国的强大压力,以色列决不会在谈判桌上轻易让步,归还被占领土。
除上述问题外,美国内部意见不合也是主要原因。
当奥巴马力挺克里当国务卿的时候,原以为找到了一个在外交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即实施谨慎的外交政策。然而仅仅过去5个月,二者的分歧就已显露出来,尤其是在叙利亚设立禁飞区以及武装叙反对派问题上。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白宫官员称,在之前的一个白宫会议上,克里强烈呼吁美国应更多介入叙利亚危机,并主张为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但奥巴马则因担心武器可能会落入极端分子手中,迟迟未作出决定。
在《金融时报》看来,奥巴马对中东问题的态度更多倾向于温和,而且他不希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又卷入另一场“中东战争”。对于奥巴马而言,他第二任期需要做的就是在所有问题上都必须小心谨慎。
而与总统对着干,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本周,克里将以同样充沛的精力加入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谈进程中,分析师则怀疑克里的努力将化为乌有,因为他没有得到总统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