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华东 >
    上海何以成国际产业链首选地?
      时间:2020-05-08 03:40 作 者:

  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蔓延对国际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产业链体系安全的担忧。“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在寰球同此凉热的疫情影响下,谁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国际产业链的开放、稳定、安全,谁能在常态化防控疫情中提供最稳定的生产能力和最优化的营商环境,谁就具有了吸引国际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谁?答案在中国,在上海。一季度,上海市生产总值下降6.7%,财政收入、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都出现明显下降。但是部分经济指标逆势而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2.1%,连续九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实到外资46.6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3月增长20.8%。一季度,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3%,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增加到730家,外资研发中心增加到466家。众多外资企业“用脚投票”扎根上海,不少国外企业提出要把生产经营业务搬到上海来,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商品、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上海集聚的趋势明显,上海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国际资本的“避风港”。

  上海成为国际产业链“首选地”,首先得益于中国在全球视野下的“比较优势”。最近,某些发达国家提出让实体产业离开中国,国内因而有人担心是否会引发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潮?从理性分析的角度看,这种声音“炒作多于现实”。

  一方面,中国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工厂”,实体经济产业链门类齐全、自成体系且高度发达,中国世界市场的地位也难以撼动。

  另一方面,在疫情严重冲击下,中国积极应对,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为疫后经济发展营造出难得的安全环境。如此,非但不会去中国化,反而会让国际产业链的中心向中国市场转移。

  中国的全球“比较优势”还在于产业链的质量和技术优势。国际产业链的布局受关联性产业的刚性制约,产业链的质量决定着相关产业的发展环境和生产效率。中国实体经济尤以制造业实力最强劲,让产业链有了稳固的“主心骨”。以上海为例,一季度上海制造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2.1%,高出全国37.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大工业投资增长29%,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超过80%。上海制造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国际产业链布局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重要考量方面。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国际产业链不断涌现出新的热点,特别是这次疫情大大推动了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的发展,对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内在需求。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这些技术应用的市场规模和经验,可以为国际产业链的布局开拓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市场,从而为全球产业链赋能。

  上海历来是投资的热土,外资加码、国际产业链首选上海,除了中国宏观环境利好,最根本取决于上海自身综合优势释放的吸附效应。

  其一,开放优势。上海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改革开放以来,从浦东开发开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从世博会到进博会,从全国第一家保税区到第一家自贸试验区,再到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上海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之一。上海口岸贸易总额占全球3.4%,位居世界城市之首。在沪就业外籍人士超过20万人,数量全国第一。上海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政策供给支持优质的国际产业链落“沪”。

  其二,高地优势。作为全国外商投资的高地,尤其在较好防控疫情的基础上,上海吸引外资的热度不减,项目能级也逐步跃升。今年以来,一批扩大开放的首创项目、大项目以及先进产业花落上海。比如,德国安联在沪设立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美国摩根大通、日本野村证券在上海设立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香港怡和集团新设的徐汇滨江综合体项目总投资45亿美元,日产与东风合资的汽车金融项目总投资8亿美元;近期获颁证书的3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中,生物医药企业占比27%,数字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占比均为13%。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全球资源和关键供应链环节配置在上海,将承担更多功能的总部型机构设置在上海。

  其三,环境优势。上海致力于打造更优更好的营商环境,打造世界上社会治安最安全、公共卫生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今年,上海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营商环境改革方案3.0版,还将推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建设的深化措施与举措,并在全市推广“特斯拉模式”,营造办事更快、成本更低、服务更周到的营商环境。稳外资措施还将着眼于解决企业“落沪”后的发展问题,比如人才如何留下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等,这些地方措施和今年施行的《外商投资法》一起,将为外资在中国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从全球来看,中国市场是目前疫情控制得最好,也是投资风险最小的地方,所以全球流动性涌向中国市场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概率事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依托产业领先地位,并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稳步推进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建设起引领全国并在全球有竞争力的国际产业链体系,既是顺势而为,更是国家赋予上海的时代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