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金融 >
    金融业的“去哪儿”
      时间:2013-08-09 13:31

  在过去一年多里,融360已经证明了金融搜索的潜力。而作为用户与银行间的桥梁,如何在稳健与创新中取得平衡,不断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是融360能否持续扩张的核心。

  你的理财从线上开始?

  垂直搜索通过聚拢需求后转移到线下,是金融O2O的实践模式。

  “快速扩张、做大规模”,是叶大清始终奉行的准则。

  这个早年担任Paypal中国区市场总经理、美国运通多渠道营销总监的海归,现在是融360的创始人。不久前,这个金融产品搜索和智能推荐平台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领投方为红杉资本,A轮投资方光速创投、KPCB进行了跟投。在他眼里,“去哪儿”通过旅游价格在线搜索创造了一片蓝海,而融360要做的,就是将线上的比价搜索引入金融行业。

  在资本的助推下,公司的发展速度着实令人惊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融360在全国低调迅速地“跑马圈地”,上线了30多个城市的版本,今年底计划覆盖60个城市。与此同时,公司的网站涵盖了2000多种贷款产品,入驻近千家银行,网站上每月的贷款申请额目前已达上百亿元。就在这个月,融360在贷款搜索之外上线了信用卡搜索服务,进一步丰富了搜索平台的业务覆盖面。

  “我们的角色是加速银行业适应互联网,让信息更透明,让产品和用户的匹配更高效”,叶大清称。他并不认为融360对传统银行业是一种颠覆,而是将自身看作银行一部分业务的外包者。在他的理想状态下,在线搜索比价每年会促成数万亿元金融产品的成交。

  创业伊始,叶大清的想法是,以金融产品的搜索和申请为切入口,为中小企业与个人消费者提供网上“比价”的功能。这是因为,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各家银行的利息、贷款期限和审核周期差别很大,这些差异化使得用户产生了信息搜索比较的需求,叶大清便从中嗅到了机会。

  在欧美市场,人们基本已经养成了在线获取金融产品信息的习惯。而随着国内年轻网民的崛起与网购行为的成熟,金融产品的在线化和电商化也必将加速。据叶大清估计,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养成或许会在两三年内发生。

  以信用卡业务为例,波士顿咨询公司不久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指出,目前信用卡申请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互联网,和银行网点一样,分别占据24%。由于各家银行的利率和促销活动存在较大差异,年轻一代正使用独立的搜索引擎和银行网站收集和筛选信用卡信息,寻求最合适的产品。

  而融360此前进行的一次国内网民调研显示,有20%的网民不需要引导,已经具备自觉在网上搜索比价的习惯。融360要做的,只是将这种习惯进一步延伸至金融领域。

  但公司并不仅仅满足于搜索,它同时将触角伸向了申请环节。就贷款而言,用户只需在网上输入贷款金额、期限以及用途等关键词,系统就会进行比对和处理,输出一份相应的银行及其他信贷机构的列表。这张列表上呈现了银行名称、信贷产品、利率、总利息、月供、放款时间和贷款总额等信息。用户进行比较后,可以在线填写申请材料,申请一家或几家银行的贷款。

  申请完成后,相关银行的信贷经理会与申请人进行电话联系,确认信息,申请人可以再度比较各家银行的产品,之后就可以去分行或支行申请贷款。

  同样,平台上的信用卡频道将申请简化为用户筛选、填写资料和审核发卡三个步骤,并将线上线下的流程打通。用户可以在平台上一站式地搜索比较各个信用卡的特色,并且直接填写资料进行网上申请。最快2小时内,银行人员就可能会上门服务。

  对银行而言,融360是个快速获取客户的渠道,因此,融360的盈利模式是对上游合作金融机构收费,对中小企业与个人消费者则完全免费。

  就贷款搜索业务而言,公司的收费模式分为三类,一类是用户提交申请后,按申请的单数收费;第二类是效果付费,即用户申请贷款后,银行批准了贷款,融360从中抽取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第三类是广告模式,这种模式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不到5%。

  在第一种模式里,用户提交的每一个申请,被称为一个leads(引导),一个leads的收费在50元至100元不等。眼下,按leads收费的金融机构达80%左右。

  剩下的按效果付费的金融机构比例则不到20%。在这种模式里,融360的收费区间在0.5%至3%不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收费方式都不一样,”叶大清表示,“比如针对房贷的收费大约在贷款金额的1%左右,而周期较长、成功率较低的担保类贷款,收取的比例相对就高。”他同时坦言,在与某些大行洽谈合作时,融360采取的是免费的方式。

  就目前而言,融360专注的仍是金融领域的垂直搜索和申请环节,本身并不参与到交易中去,也不会触及到资金往来。“不碰钱、不放贷”是叶大清经常挂在口头的字眼,与之相应的是,公司在平台上引入了大量的银行业务人员,让用户与信贷经理直接对接。

  在叶大清看来,“精准”是融360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大量的用户搜索行为反映的是用户对贷款产品的真实需求与对自身条件的描述,只要将各家银行的金融产品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就可以实现精准的匹配。

  尽管搜索平台的价值很大,但就目前而言,融360在产品和技术上均没有太高的进入门槛。从这个角度看,规模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也不难理解公司为何在短期内大额融资,并迅速地进行扩张了。

  与之相应地,融360也从创业初期的十几名员工,发展到如今的110名员工。其中,技术研发与银行业务拓展的人员几乎各占一半。随着公司的壮大,叶大清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即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可以说,中国目前做互联网金融的人才还是非常稀缺,”他对此直言不讳,“懂电商、懂互联网的人很多,但同时懂金融的人才几乎没有。银行出身的人员也挺多,但怎么让这群西装革履的人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思考?”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应用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这也推动着金融行业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此,全球金融行业需要采用新技术手段,洞悉市场最新的变化趋势并同时做出快速响应。金融与互联网行业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但如何保持节奏,则是实践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过去一年多里,融360已经证明了金融搜索的潜力。而作为用户与银行间的桥梁,如何在稳健与创新中取得平衡,不断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是融360能否持续扩张的核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