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已经尝到了车联网的甜头。但随着车联网的普及应用,相关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未来几年,车联网产业可能会呈现哪些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从人人连接到物物连接的使命更替中,汽车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成为了首批收到万物互联邀请函的 “物”。
车联网作为一项跨越了汽车、交通运输、信息技术、通讯、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媒体娱乐等多个行业的新兴技术,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概念炒作热潮后,正从概念阶段逐步转向市场化。
导航地图能够联网,车主不用到汽车4S店花钱升级,可以在线更新;行车记录仪能够无线上网,车主可以随时随地将行车视频分享到网络;长时间驾驶,不用把脚放在油门上,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能自动调节车速……如今,不少人已经尝到了车联网的甜头。
车联网的概念虽然已经出现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但近期的确有较大的进展。据全球著名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专家日前在“2017 中国网联汽车及无人驾驶国际峰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中国搭载有嵌入式车联网解决方案的乘用车将占据年度总销量的77%,拥有驾驶员辅助系统和可进行部分自动驾驶的乘用车配售率也将达到50%以上。
但随着车联网的普及应用,相关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一方面,缺乏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产品设计与实施无章可循。另一方面汽车电子系统复杂,设计产业链长,建立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体系难度大,产业链各方协同复杂度高。此外,汽车产业车联网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也亟待加强。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大环境下,未来几年,车联网产业可能会呈现哪些发展趋势呢?
趋势一,调度屏功能日益强大。车联网终端从目前单一的被动式的监控逐步向主动式的交互不断演进,车载终端逐步从传统的无屏或简单的调度屏演变为功能强大的调度屏。
趋势二,传统手柄退出舞台。对于商用车辆来说,方向盘较重,司机如果在行车过程中用手柄通话,势必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交通法规也禁止司机在行车过程中拨打电话,因此传统的手柄将逐步退出舞台。
趋势三,添加语音播报功能。作为GPS企业要考虑一点,就是不要给司机太多操作设备的机会,司机的主要工作就是开车,为了行车安全,不要用其他设备影响司机的注意力。因此,GPS设备一定要具备语音播报功能。
趋势四,产品定位更精准,行业定位更清晰。目前,车联网产品功能冗杂,一款产品可能适合所有行业,未来,每个行业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终端。比如,对于出租车行业,就必须要结合电召、广告的下推等功能,能获取车辆的空驶里程、载客里程及空重牌状态。
除此之外,专家不断提出5G和车联网应深度融合的观点。其实,除了车企对5G即时通信方面的优势有着强烈需求,换个角度来看,在运营商现有业务将至封顶的状态下,车联网又何尝不是运营商下一条发家致富的新途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