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坚持“多予、少取、放权、搞活”及“非禁即入”的原则,通过简政放权降低民营资本投资门槛,优化投资结构引进重大重点项目,民营资本正成为该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引爆点”。今年第一季度,该市有10余个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先后开工建设,一批投资百亿元的续建项目进展顺利,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等各领域。
简政放权降低投资门槛,是南昌市吸引民营资本的创新之举。南昌市通过学习借鉴长三角、珠三角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结合本市经济结构、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先行先试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为磁场的投融资平台,为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提供政策、制度保障。与此同时,以创建“不是特区的特区”等方式,为民营经济营造“大胆试、大胆闯、先‘露一手’”的先行区、试验区。红谷滩新区九龙湖新城建设大胆引进民营资本先行建设基础设施,政府主要在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做足文章,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城建设和发展,九龙湖新城建设业已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区、南昌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区。
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南昌市确立了“二三并举”、“双轮驱动”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在重点实施的南昌航空城、30万辆整车及20万台发动机等40个重大工业项目中,支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加快建设3个千亿元、5个超500亿元产业群。安义县有12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铝塑材料经营,该县实施“能人回乡创业”工程后,千余名事业有成的能人纷纷回乡创业。对此,南昌市还专门制定了推进安义县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激活草根型民营经济,目前,全县已有120多家加工企业,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南昌市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民营企业进得来、落得下,快投产、快见效。今年一开春,不少民营企业遇到用工难题,市劳动部门及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就业机构的作用,主动牵线搭桥,建立企业与高、中职业院校联动机制,使29万在校学生在当地就有了实习、择业机会。同时,因企制宜,指导企业更新技术设备、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提高职工薪酬待遇,有效破解了用工难题。欧菲光是一家有万余名员工的高科技企业,一度出现招工难问题,今年该企业采用3D系统,员工薪酬与沿海地区同步提高,用工难题迎刃而解,二期建设工程顺利推进。
来源:江西日报 肖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