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变是新时代中国房地产商的生存法则。站在2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粤派地产商代表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383.HK,以下简称“雅居乐集团”)也开始校准新的航向,启动多元化转型之路。

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20岁出头的陈卓林便和兄弟五人步入了家具市场,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日益起步,1992年转型成为了第一代房地产开发商。如今,雅居乐集团用2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0到1,从小到大的发展累积过程,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当年的热血少年也重新明确了自己的理想:“要把雅居乐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
如今,身为雅居乐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卓林为雅居乐集团锚定了下一个25年的布局:“1+N”战略。在地产主业之外,围绕地产,发展生活服务、环保、教育、建设等四大关联产业。在“1+N”战略下,雅居乐集团全面调整公司架构布局,旗下已经形成地产集团、雅生活集团、环保集团、教育集团和建设集团五大产业集团。此外,雅居乐还在积极探索旅游、医养健康、体育及智能制造等产业。
在新目标和新战略的推动下,陈卓林表示:“要稳健发展、长久发展。”他规划,2019年之前,地产板块实现千亿元目标;未来三到五年,四项新产业要占到集团利润总额的50%。
百年老店的理想,不只源于市场布局的思考。让每个人享受“一生乐活”,也是雅居乐集团多元化战略调整的初衷。今年5月,雅居乐集团提出“一生乐活”全新品牌理念及品牌标志,在陈卓林看来,“一生乐活”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理念是相通的,这是雅居乐始终追求的目标。
家庭传承的性格基因
从某种程度来讲,“乐活”是陈卓林和陈氏家族的生活理念。陈卓林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中山人,在改革开放前的岁月里,他和父母及四兄弟住在一个狭仄的小房子里,全家7口人,靠着父亲每个月二十多元的工资生活,紧巴巴的日子让他尝到了贫穷的滋味。
1979年,高考恢复后的第三年,陈卓林试图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事与愿违,他最终落榜了,“在中山一个镇里面,两百多个人录两个大学生,我没考上。”为了复读参加来年的高考,陈卓林到学校教了一年书,但最终由于生活所迫,他还是选择出来工作,开始做家具、做装修,“我那四个兄弟刚出来社会,也是很困难的。”
回忆起当时的处境,改善生活和居住环境就是陈氏家族头等大事。“大哥快要结婚,二哥也长大,80年到84年,我们兄弟几个都很拼,用四年时间改善生活,有了单车,还建了一个楼房,两层半,大概100平方左右,那个时候很开心。”
那个时候,陈卓林和兄弟们创业做家具、做装修,一心想着认认真真地做好产品,直到做房地产开发也是如此。“人生每一个阶段,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它。比如说教书,我就把学生教好;我做家具,去研究最新的款式和材质;我做地产,即使现在还会看图纸,必须把产品把环境做好。”陈卓林做事的风格就是这样,“每做一件事情,一定把它做好,不会想得太多。”
陈卓林的这种性格特征主要受到父亲幼学教育的影响。作为小学校长,父亲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方法,“爸爸妈妈对我影响很大,我爸爸教书,他教育我们做人要厚道、要勤奋,不能做坏事、不能赌钱。”
父亲做人做事的原则,同样融入到“雅居乐”的创办中。当年,陈卓林做家具生意想要注册商标,请父亲起名字。父亲写了十几个,“时代、新时代、宇宙等等,最后写到雅居乐。”陈卓林一看到“雅居乐”三个字眼睛就亮了。“雅居乐,很有含义,所以我们用了起来。后来做地产,叫什么名字呢?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到更好的,就把雅居乐这个家具商标搬到地产去了。”在陈卓林,甚至陈氏家族的意识里,无论做家具还是做地产,“优雅,有好的居住环境,大家都快乐”,就是他们所有产品最大的特点。
陈卓林常跟同事说,“我们做百年老店一定要做好那些产品,要宜居。人家居住在房屋里面,怎么才能快乐?所以我们在设计、在计量、在配套设施上,都提供给业主一个很好的环境。当然,让人快乐,除了有硬件和配套外,还要有服务。”
从陈卓林的创业史可以看到,他对于“何为更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有着切身感受。正是在不断追求改善生活的目标中,陈卓林五兄弟实现了日后的商业成就。
为了提供更美好的人居生活,今年5月,雅居乐发布了自己的全新品牌。新品牌LOGO中的“人”字反映了雅居乐“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在当时的发布会上,陈卓林这样解释:一直以来,雅居乐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努力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及服务,本着将心比心的态度经营,务求从细节处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一点一滴改善生活的每个细节,最终成就“一生乐活”的综合体验,满足不同人居需求下的理想生活。
在“一生乐活”理念背后,可以体现出雅居乐对人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悟。“人是雅居乐关注的核心。”陈卓林说,“企业品牌和产品品质是雅居乐发展的两大根基。”雅居乐在生活服务、地产建设、环境保护和教育方面的布局,就是希望能够照顾到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满足人们的全方位需求。”
艺术理想化和产品艺术化
除了“事事做好”的性格和“优雅快乐”的商业初心,陈卓林在兴趣爱好上,也俨然深受家庭影响。作为一个资深的粤剧爱好者,陈卓林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钻研粤剧唱功,鲜为人知的是,如今他已录制了个人唱片。
“我是一个粤剧爱好者,从小妈妈就带着我去周边一些地方听收音机,那个时候也没有其他的娱乐形式。”小时候的陈卓林也在现场听专人演唱,但那时候除了觉得好听之外,也没有听出什么道道,“我在念书之后慢慢听,慢慢学,出到社会时候接触到很多粤剧界的朋友,喜欢看粤剧。”
后来,陈卓林认识了粤剧名家罗家宝,有幸能拜他为师。“他是我崇拜的艺术家,很喜欢他的歌,也是比较有缘,”陈卓林对艺术有种近乎理想化的追求,他的产品中也有艺术化的理想性。在与罗家宝等名家的接触中,陈卓林体会到,越是了解,越是敬畏,更想用心学好。“粤剧真正要有功底是要练的,比如说他用叮板唱,就不容易。”他知道达到顶级的不容易,这让他在打造自己的产品时更有敬畏之心。
陈卓林对粤剧的喜爱,逐渐从个人爱好发展到推动粤剧发展,正如他的处事之风,“每做一件事情,一定把它做好。”江门、肇庆、湛江等地的粤剧团经济不景气时,陈卓林就捐款资助他们;2007年至2008年,广东成立繁荣粤剧基金会,陈卓林一下子就捐了几千万;从2008年开始,他更推动组建了广东香山粤剧团,10年间共投入几千万元,对粤剧人才的培养及中山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近我自己也录了一个粤剧的个人唱片,准备了十几年了。”陈卓林说,他的一个梦想成真了。
无论是在粤剧爱好,还是在开发房地产上,陈卓林都长时间孜孜以求地打磨精品。1997年,雅居乐在中山开发的雍景园项目,到现在整整20年,设计理念都还是很新潮。
在当时,国内甚至没有小区的概念,“但我们在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就已经运用了国内外非常先进的设计理念,比如我们考虑了景观双阳台,人车分流,把岭南园林这种设计理念融入到小区里面等,我们在施工环节对质量一点一滴地把控,那个项目受到了很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还获得了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项的鲁班奖”,“现在20年后再去看这个小区,不管外立面还是景观园林都保持得非常好,它的设计理念到现在仍然被同行称赞学习。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我们产品品质始终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陈卓林的这种较劲,经过25年的渗透,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风格。
雅居乐打造的海南清水湾项目,就更能体现陈卓林对于先进理念和技术的追求。作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雅居乐集团副总裁兼地产集团总裁的王海洋曾主导清水湾项目的开发,“在设计理念上,我们不惜成本请一些前卫的、知名的国内外设计师,把新东西融入到产品设计里面,比如说现在大家都提的海绵城市,其实我们在十年前就运用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很多大盘里面我们都做了底盘管廊,有雨水收集等多项功能,创新能力也是雅居乐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雅居乐专注于社区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从平面的户型到外立面到整体规划到景观园林,大到城市中的一个定位,小到一棵树的品种以及它在小区的位置。陈卓林喜欢反复推敲产品细节,这在整个雅居乐集团都成为一种习惯和坚持。
雅居乐拥有成熟的大盘运营经验,他们已经摸索出了怎么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雅居乐通过“雅生活”打造各种社交平台,组建各种社团俱乐部,比如骑行俱乐部、乐跑俱乐部、钓鱼俱乐部、歌舞俱乐部,让小区业主之间充分互相交流,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生活在一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形成一种美好生活的共融。
在陈卓林看来,雅居乐打造精品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捕捉、把握和洞察消费者需求的过程,所以要懂人。正是因为懂人,雅居乐在提供硬件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精神产品。王海洋的理解是,“快乐不仅是对硬件的追求,其实很多的时候,他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是更需要提升的,特别是人现在达到了一定物质生活水平之后,他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
其实这件事是不容易做的,因为人是多元的,生活也是多元的。所以陈卓林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建造房子,更是要为业主提供多元化的综合体验服务,让他们真正拥有乐活一生的家。
多元化战略构想
从2015年开始,雅居乐集团也开始着手布局多元化战略。公司业务从“以地产为重”调整为“以地产为主,多元业务并行”,2016年,“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步入多元化时代。
作为一向追求“优雅、居住、快乐”的雅居乐掌门人,陈卓林在寻找更高层面的一种统筹规划。
今年,碧桂园、恒大和万科等三家龙头房企将进入5000亿元俱乐部,行业销售规模过千亿的企业将达到16至18家。据公开数据,2016年房地产业前23家企业销售额达到3.15万亿,预计到2020年,这23家企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1%。很多企业对于规模的看法也在发生改变,“不得不承认,规模虽然是虚的,但是意味着行业地位,我也开始重视起来。”绿城中国(3900.HK)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曹舟南曾表示。
房地产业内部激烈分化,房企集中度大大提高,优势资源向行业头部企业聚集,出现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态势。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大房企还是小房企,都在积极寻求转型,拓宽、巩固自己的护城河。多元化发展成为房企的普遍选择,“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积极寻求长期(发展)模式成为(转型)目标”,寻找高利润、高成长性的行业,成为房企转型的共识。 陈卓林说,“市场不停在变。”
大的房企,如万科转型城市运营商、华夏幸福探索PPP模式、华侨城主攻文旅产业、万达集团重拾体育产业、山水文园集团涉足大健康领域;而小房企由于没有资金和资源优势,在转型的道路上相对艰难得多,有的进入了采矿业、食品业,但成功的案例较少。
要想在新一轮大浪淘沙中乘势而上,雅居乐集团必须找到自己的转型方向。第一个25年,“我们上到改革开放第一班车”,“改革开放我们是最大的得益者,所以我们要感恩,感恩改革开放,感恩国家”,但在这个时期内,当年一起创业成立的公司“肯定已经淘汰了不知多少批了”,雅居乐集团走到今天却还是“那么稳固”,陈卓林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
雅居乐集团并没有进入到一些陌生领域去拓展业务,而是在“不熟不做”的思路下,选择与地产相关的行业进行横向业务拓展。陈卓林是一个稳重的企业家,他善于总结规律,而概括他的多元化思路,其实有四个特征:与地产相关、懂行、有好的前景和利润。“我们看到整个公司的发展,而且市场追求,包括我们算过是有把握做得好的,而且是那个行业相对有好的发展前景,有好的利润。”陈卓林说,“我们不懂的,或者是因为没有办法、没有把握做的,我们不做。”
目前,雅居乐集团在物业、环保、教育和建设四个产业方向进行多元化布局。陈卓林说,这样布局是因为“雅居乐最为关注的核心是‘人’,人不仅需要高品质的建筑,也需要舒适的环境和贴心的服务,更需求承载未来的优质教育”,而且“都是跟我们地产息息相关的”,“可以大家互补共同发展。”
地产是陈卓林最为看重的产业。雅居乐地产集团提出到2019年要实现千亿目标,按照目前的业绩增速,有可能提前达标。陈卓林对宏观环境很乐观,“对房地产,对国家的经济政策,我是很有信心的。”
在陈卓林看来,雅居乐未来有信心、也有资本把地产做好,“未来的房地产肯定越来越难,但是雅居乐有三个方面优势,第一我们现在有充足的土地储备,把它做好,未来十年八年没问题;第二现在再拿的土地,包括未来的发展,必须拿优秀的,而且要做得好;第三,未来行业内估计很多优胜劣汰,但只要有10%的利润也已经很好了。”陈卓林喜欢脚踏实地,“我们面对现实,做好产品,市场还是会给你利润。”
据公开数据,到目前为止,雅居乐地产集团在全国五十多个城市拥有一百多个项目,全国土地储备约有3400万平方。陈卓林认为,雅居乐地产未来在行业的排名上会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我们排全国20名左右,这几年估计正常发展,我们会跳到相对比较靠前的位置。我们有大量的土地、负债率很低、整个管理架构人才配比很完善。”
而雅居乐在旅游地产开发方面尤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雅居乐集团副总裁兼地产集团总裁王海洋说,“作为旅游地产,雅居乐已经运营了这么多年,对集团贡献度现在到了20%。未来我们在旅游地产方面一定保持自己优势,深耕细作,而且逐步升级,把旅游地产做好。”
地产之外,雅居乐集团已初尝多元化战略的甜头,环保、生活服务、教育和建设等领域都有收获。其中,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就已经达到十几亿,陈卓林看好环保这个产业。目前,在华南、华东、山东、京津冀、中西部和海南等六大区域,雅居乐环保集团拥有近30家项目子公司,其中工业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资质规模超过150万吨/年,安全填埋场总库容超过800万立方米,累计投资近100亿元。
今年11月27日,雅居乐环保集团在广州大剧院发布“净美家园,乐活一生”新品牌时提出,要整合全产业链,坚持以危废为龙头,以水务为基石,以环境修复为未来的利润增长点,计划再投入200亿元,以“生态化合作”创造行业共赢模式。“环保行业作为国家的新型战略性产业,具备万亿级市场规模,发展迅猛。”雅居乐集团董事副总裁兼雅居乐环保集团董事长陈忠其说。
在物业领域,雅居乐集团旗下的雅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生活”)积极筹备在香港主板上市。今年9月,雅居乐集团宣布,已就分拆雅生活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提交了上市申请表格。而在8月中旬,雅居乐集团在完成对上海绿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后,上海绿地控股集团反过来以10亿元参股雅生活,占2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作为雅生活长期策略投资者,绿地集团将在未来五年每年向雅生活提供1000万平方米的物业管理服务建筑面积,为雅生活的发展打下稳健的基础。
在教育领域,雅居乐集团早在2011年就开始布局,经过多年发展,雅居乐教育集团构建起了以学前教育、K12教育、国际教育、高等教育、培训教育为核心的五大教育产业板块。截至2017年,雅居乐教育集团共开办学校(园)五十余所,学生规模两万五千余人。
在建设领域,雅居乐集团于2016年底成立雅居乐建设集团,它的业务架构包括设计、施工总承包、家居装饰、园林景观、智能化工程、造价咨询、材料贸易和代建等。其中代建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公开数据显示,近三年,房地产代建累计合约总建筑面积超过7000万平方米,净利润率水平持续高于20%,年销售额逼近千亿。2017至2020年代建市场规模总量将超过1.7亿平方米。雅居乐建设集团不但为自己开发项目,也会接其他开发商的业务。
“环保、雅生活、教育、建设加上地产五大产品多元化发展,我们希望五年后,集团业绩内,地产占一半,其他产业占一半,这样来说整个发展非常好。”陈卓林是此战略的总设计师。
当然,在雅居乐集团未来的多元化布局中,现有的五大产业方向也未必就是全部。“1+N”,“N”有更广泛的想象空间。雅居乐集团副总裁兼地产集团总裁王海洋就表示,除了现有的几大产业集团外,还会积极在旅游、健康、体育以及智能科技等方面继续深耕寻求一些合作伙伴,进行全面布局。
“我们在思考,在摸索,比如说金融,我们现在还在摸索,比如说医疗、医养那边我们也在摸索。现在条件不是很成熟,我们还没有条件,但是有条件我们还可以做。”陈卓林说,要想进行更多多元化布局,“必须要搭好平台,必须要有一个基础。”
雅居乐集团已经开始在大健康和体育领域进行布局。今年下半年,雅居乐集团与大国传奇(湖南)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国传奇”)达成合作;又与美国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达成合作,深耕大健康市场。据公开数据,到2030年我国的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万亿。恒大、万科、绿地、万达等三十多家房企转型进入大健康产业。
在体育方面,今年,雅居乐集团首次把环法自行车赛引进中国;雅居乐集团与深圳天荣体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天荣体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而雅居乐地产集团也与刘国梁、王楠等合作打造体育小镇。